江苏省益生菌与乳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益生菌与乳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年)优化重组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体位于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
一、研究方向
1.益生菌资源功能挖掘:围绕乳制品精深加工,开展优质益生菌选育与功能挖掘和应用技术研发,建设我国人源益生菌种质资源库。
2.乳品精深加工:围绕乳品营养与功能,开展多菌株益生菌生长存活协同增效、酶法乳蛋白功能释放、特色乳营养与功能保护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发酵乳饮料等产品生产科技水平,开展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3.乳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围绕原料乳及乳制品的生产、运输、贮藏、流通等环节,开展乳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研发,构建从牧草到乳制品全产业链的牛乳质量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体系。
二、科学研究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建设了我国最大的长寿人源益生菌种质资源库,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转化20余项;获得立项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与企业合作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100余篇;主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
三、人才培养
实验室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平台上深入开展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在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创造条件。
实验室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名,与维维集团、江苏宇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3个研究生工作站,其中与维维集团、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建设的研究生工作站均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多名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毕业后就职于光明、统一、新希望、卫岗、维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四、社会服务
实验室乳业科技服务立足于江苏、辐射全国的方针,先后有40余项技术成果转化,并应用于江苏、上海、四川等地5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对于提升我省及我国乳业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推动我省及我国的乳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实验室不断地加强国内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了区域型乳业新发展高峰论坛、第八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等国内国际会议。实验室还多次赴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圣光机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六、科普与开放
“重点实验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开发式管理,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和使用效能,并为更多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