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介绍
1、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始建于 1983 年,于 2010 年、2017 年和 2019 年分别取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专任教师 96 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 人、副教授 28 人,讲师 53 人;博、硕士生导师 76 人;其中 45 岁以下 70 人,博士 71 人,27 人具有海外研修背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 人,江苏省“333 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计划 21 人次。
本学科是扬州大学A类重点学科,拥有1.2万平方米专业实验室和7200万元的仪器设备,建有9个省部级平台和30余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及高质量产学研基地。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设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以及烹饪科学与技术等5个学科方向。在乳品科学与技术、传统肉制品提升和改造、啤酒麦芽制备、亚健康膳食干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控制等方面特色鲜明。其中食品加工技术与传统烹饪工艺结合,形成了烹饪现代化方面的学科优势。
3、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秉承“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强化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强化工程基础兼顾专业方向,积极推进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培养精通理论、善于实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4、生源情况
本学科生源充足且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报名人数平均是录取人数的5倍以上,上线人数平均为录取人数的3倍;本校考生报考比例逐年上升,同时211高校和省属重点农业高校考生逐年增加。博士生生源充足,报名人数是招录人数的5倍,近年来源于高水平大学的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5、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近5年承担科研服务项目 300 余项,到账经费 5100 多万元,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5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100 余件。学科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凸显特色,尤其在乳品产学研方面处于全国高校前列,不仅建有现代化的牧场,还拥有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乳品加工厂。学科培养的精通理论、善于实践的领域内高级专门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典范提升了本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学科在食品科技和烹饪工艺交叉融合,学科美誉度位居全国前列。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