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功能与资源利用研究室
【研究室主任】

刘俊,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食品碳水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功能活性多糖以及食品活性智能包装;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H指数56),论文累计被引用8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担任《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和《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副主编、《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期刊编委;副主编教材1部;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和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各1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农业科学领域:2022、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食品科学与工程: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2023)。
【研究室简介】
“食品功能与资源利用研究室”,主要从事食品活性智能包装、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功能性食品和食品风味等研究。研究室现有成员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研究室成员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和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编教材7部,获省部级奖2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2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研究室成员】
教授:刘俊;
副教授:阚娟、千春录、张慢;
讲师:张继贤、宗帅、陈丹、唐超、用慧敏

【主要研究方向】
食品活性智能包装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功能性食品
食品风味
【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junliu@yzu.edu.cn
电话:13665280536
【近3年成果】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紫薯多糖干预肠道菌群结构及调节肠道抗炎通路的机制研究(金昌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羟基自由基介导的壳聚糖-酚类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机理、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刘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低温真空烹调鸭肉特征香气风味的形成机制研究(张慢)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果蔬绿色高效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千春录)
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杏鲍菇的脱氧保鲜方法(ZL 201910518843.3)
一种枇杷脱氧包装的保鲜方法(ZL 201910178473.3)
一种桃片干及其制备工艺(ZL 201510209874.2)
一种基于不同热处理紫薯粉制备新鲜度指示膜的方法(ZL 202211249553.1)
科研获奖:
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甘薯多糖ASPP的制备、结构解析及对小鼠结肠炎抑制作用研究(2022年,刘俊,2/1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特色果蔬精准物流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年,千春录,11/11)。
国际知名学者: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刘俊、用慧敏)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刘俊)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刘俊、用慧敏、张继贤、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