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室
【研究室主任】

杨振泉,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餐饮食品安全检测与有害因子控制,曾访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部省级项目9项,参加"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曾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 Chemistry》《Food Microb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Food control》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讲《食品免疫学》、《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安全案例》等课程,主持江苏省教学工程项目1项,指导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多项,2020年获得扬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研究室简介】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室”成立于2018年,研究室主任为杨振泉教授。研究室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全职博后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研究室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8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
【研究室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功能微生态制剂开发及应用技术
2、餐饮食品绿色保鲜与生物有害物防控
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与产品开发
【联系方式】
团队联系人:郑香峰 电话:18796002921 邮箱:zxf@yzu.edu.cn
【近3年成果】
1、功能微生态制剂开发及应用技术

成果简介:针对高尿酸、肠道炎症等特定人群,筛选优化具有降尿酸、提高免疫等功能的益生菌、食药用天然活性成分及其组合,开发具有相应保健功能的微生物态制剂产品。该技术获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SC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5项。
2、餐饮食品绿色保鲜与生物有害物防控

成果简介:利用微生物的菌体、代谢产物、结构成分等有效抗菌抑菌物质作为霉菌及毒素的生物防治剂, 研发了青霉等霉菌和赭曲霉素A等霉菌毒素的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可有效防控果蔬、粮食、饲料等采后储藏期间的霉菌及毒素污染。构建了“噬菌体”“纳米颗粒”联合抑菌关键技术。研发了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型生物抑菌剂,开发了用于饲料、乳、肉、水产、果蔬的联合抑菌方法,实现了食源性致病菌的高效控制技术,有效延长蔬菜、果汁、牛奶、肉制品等食品的货架期。该技术获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2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4项。
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与产品开发

成果简介:以碳量子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纳米酶可视化快检技术;电化学快检技术;分子模拟与计算技术为基础,开发了食品重要组分的纳米可视化快检技术,应用于食品活性成分(如鼠李糖乳杆菌、叶酸、谷胱甘肽、姜黄素等)和食品危害因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展青霉素、无机砷等)的可视化快检。该技术获国省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