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九期

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

7月9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后续科普宣讲活动,团队负责人曹钰杰与江苏理工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饮服中心经理吕璟进行前期对接。她了解到,如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较之前已经十分完善,无论是对于从业者的管理还是后厨设备的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会安排第三方机构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切实做到了“监管有法,安全有保”。然而,即使在检查制度如此严格的情况下,后期饮服中心依然会收到少量的学生投诉,购买到的餐食出现异物、在餐后出现拉肚子等不适症状等等,这也侧面反映了食堂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标准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不执行、不规范的情况,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7月9日团队负责人曹钰杰向吕璟交流学习。曹钰杰供图)

随后,经过经理的介绍,曹钰杰还深入了解了食堂员工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规章制度,例如每日出工之前必须进行晨检,如出现感冒、发烧或其它身体不适的症状的员工当日不能在岗工作。在食品留样方面,每菜的留样样本需要达到200克的标准,并完整填写食品留样记录卡,需冷藏保存在食品留样柜中长达48小时。

(7月9日团队负责人曹钰杰参观食品留样柜。曹钰杰供图)

要想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所有人的努力,餐饮从业者则是重中之重。在此次交流之后,曹钰杰与团队其他成员分享了交流成果,结合成员们的亲身经历,大家更加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的重要性。此次交流学习为后续团队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实践基础,更便于团队成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团队实践的重要环节。

(曹钰杰)

城镇集市好,烟火气正朝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生活韵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集市也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意义。7月6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尘世烟火气”集市文化调研团队来到了盐城市大丰区,适当了解了当地集市的变迁,将传统集市和现代集市进行比较,以寻求新的思路,使传统集市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个曾经的小县城,盐城市大丰区既拥有乡村般的恬静与悠闲,又矗立着现代化的高楼和商业中心。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在这里显得如此自然与和谐。根据团队负责人潘婧雯的建议,调研团队成员们分成两队:“传统集市”小队负责在传统市场恒生商城走访当地小吃摊主(以露天街边商贩为主),询问摊主们近期的经营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现代集市”小队则负责在新型商业中心吾悦广场采访店铺老板的经营状况以及流量辐射下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龚琰峰发现,虽然新型商业中心吾悦广场在商品种类、服务条件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商场的人流密度却远远小于露天的农贸市场,除了少数人气店(如海底捞)外,其他一般商铺的经营情况其实并不如意,甚至在考虑店铺规模以及经营成本后,收益情况略显糟糕。

据了解,由于岁月的积淀以及小镇生活的悠闲氛围,给这片传统集市这样的老地方带来了稳定的客源,而这些客源多为中老年人,他们一起见证了这片老地方的发展。相比之下,吾悦广场的顾客主要是年轻人,但最近几年,年轻人不断向城市云集,不光带走了他们年轻的劳动力,也带走了那紧张的快节奏生活。年轻人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向大城市,这让原本以年轻人为主要顾客的购物中心,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未来的发展,商场里的老板们都希望能通过新媒体和其他新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客人,而路边的摊主们则希望能够维持现状,在他们心中,保持多年前的那份悠闲,让远行的游子回来重温一下味道才更为可贵。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尘世烟火气”集市文化调研团队的成员们都深刻体会到,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邻里之间感情交流的空间,无论是传统集市还是精品街区,它们都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但对于日趋城市化的乡镇来说,应该更要重视对传统集市的保护与开发,保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图为7月6日,“尘世烟火气”集市文化调研团队成员龚琰峰在吾悦广场鸭血粉丝汤店采访店主。龚琰峰供图)

(龚琰峰)

与菌相食,爱在通途

7月8日,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菌相食、养治并举”防痛风党员实践团队的一员,我参加了位于家乡南通崇川区的滨江公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宣传高尿酸及痛风相关的知识,促进健康的科学饮食,预防和治疗高尿酸病症。

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个实践对我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滨江公园是一个人流量大、年龄跨度广的场所,非常适合进行实践活动。然而,在我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些市民听到他们不感兴趣或者不了解的“高尿酸”时拒绝了我的讲解和宣传彩页的派发,这让我感到挫败。但随着接触的市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停下来倾听和询问,我逐渐恢复了信心,并且更加自信地继续向更多人宣传,最终成功派发了近80份宣传彩页。当我提到学院研制的降尿酸酸奶时,很多市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听我进一步解释高尿酸相关的知识。

(图为7月8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菌相食、养治并举”防痛风党员实践团成员王子奕在南通市崇川区滨江公园进行科普宣讲图。王子奕供图)

作为青年人,我们与时代同频共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为能参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菌相食、养治并举”防痛风党员实践团队感到自豪,尽我所能宣传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知识,为民众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回家乡宣传高尿酸血症的任务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实践”这个词的意义。实践并不像书本上写的那样简单,遭受挫折是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精神应该常伴我们左右,勇往直前,勇担时代使命。实践学习应成为我们的基础课,通过实践中的学习,不畏艰险,努力增长自身的工作能力,为青年的成长积累力量,才能在青春的航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王子奕)

江西特产,我来传承!

由于家里菜园里种植的蔬菜收获满满,7月5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函薇同学决定学习用蔬菜制作本地特产——蔬菜米果。这种特产是由面粉和蔬菜制作而成的,将面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和蔬菜一起搅拌,蒸熟即可。最重要的是调辣椒酱料,将辣椒煎熟后和蒜、姜一起放入舂臼中捣碎,再用热水淋上即可。制作方法简单,且能当主食。

“这是老一辈的人传承下来的制作方法,每当收获颇多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将多余的蔬菜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既不会吃腻,也不会浪费食物。”吴函薇同学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自豪地说道。在奶奶的指导下吴函薇同学成功做出了蔬菜米果。除此之外,吴函薇同学的奶奶还会做很多的江西特色小零食,接下来的日子里,吴函薇表示希望学习更多当地特产的制作方法,这不仅仅是享受特色零食的途径,更是一种对江西特产的手艺传承。

(吴函薇)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