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食践育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二十六期

萌“牙”行动——“食”在有趣 科普实践团队趣味科普 守护童真笑容

  7月15日,“食”在有趣科普实践团队成员怀揣热忱,踏上前往江苏省扬州市杨庙镇社区的征程。本次实践以口腔与饮食健康为主题,通过线下科普宣讲的形式,在社区一线书写青春答卷。 

蓄势待发,初心如磬

在近一小时的车程里,成员们充满了即将开展活动的激情,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即将会发生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梳理活动流程,从物资整理到行程规划,从安全培训到任务分工,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成员们的用心。车窗掠过的一草一木,都将成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特殊回忆。 

深入实践,知行合一

到了实践地点,在小朋友们期待的眼神中,有关牙齿的饮食科普小课堂正式开课。首先,团队成员肖子毅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一个趣味实验——可乐与鹌鹑蛋,并让每一位儿童去触摸感受鹌鹑蛋表面被腐蚀的情况,从而切身体会到保护牙齿的刻不容缓,也点燃了全场的互动氛围。 

接下来,钱诗琪与居亦乔化身“健康小导师”,用卡通图片、趣味模型深入浅出地向小朋友们讲解牙齿结构、蛀牙成因及正确刷牙方法,现场气氛热烈。 

     

“巴氏刷牙法”演示环节,潘婧岚手持牙齿模型,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展示正确刷牙的动作,同时科普牙菌斑、牙结石的生成原理,以及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如何预防龋齿的发生。孩子们纷纷摇头晃脑,学得有模有样。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活动将科普延伸至“舌尖”,通过趣味实验、科普讲解、预防手段三方面,让孩子们直观认识到糖果饮料的“甜蜜陷阱”,懂得选择牛奶、水果等有益牙齿的食物。 “原来蛀牙虫虫怕刷牙!”“以后要少吃糖啦!”小朋友们兴奋分享收获。本次活动不仅在儿童心中播下了科学护牙、健康饮食的种子,更锻炼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潘婧岚)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