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食践育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二十二期

一口卤香“实在”味,“良心”牛肉非遗路

蒸煮间里,一个大铁锅正嘟嘟作响,绛红色的卤汁翻滚着,来自云南的散养牛肉正在慢慢入味,这恰恰就是省级非遗项目裔家牛肉制作技艺第一代传承人房亚明老师傅“用最新鲜的食材,做最良心的食品”的生动写照。近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寻非遗”实践团来到邗江区方巷镇裔家村进行调研访学。

一进入食品厂,浓浓的卤酱香味勾引得团队成员们味蕾大动。房露师傅带领团队成员走进熟牛肉加工作坊内部,各个房间干净整洁,调料排放整齐,与那翻滚的卤汁一同构成了对品质的执着和非遗传承中对工艺的严谨坚守。

在参观完加工作坊内部,采访组的团队成员对房亚明老师傅进行了专访。从四十多年前的学徒,到如今技艺传四海,房亚明始终坚守初心。即便面临利润微薄的困境,他也恪守选用云南散养牛肉的原则,只为守住“良心”二字。为了让品牌持续发展,亚明食品厂在秉持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多种口味的零食产品以顺应市场需求,且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原材料与食品安全,坚持现宰现用,让每一份产品都经得起检验。

同时,另外两组成员在裔家村分别开展了针对非遗类牛肉产品消费情况和裔家村牛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活动。在裔家村,遍布着制作裔家牛肉的店铺,当地群众对这门手艺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为调研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视角。

调研尾声,刚出锅的牛肉被端上桌,一口下去是满满的“实在味”。离开时,卤香仍在鼻尖萦绕,团队成员在鲜香口感的回味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良心”绝不只是一个口号,它践行在选用原材料、规范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里,成为了推动裔家牛肉非遗传承的的坚强动力。这种以“良心”为根基的坚守,为传统手艺的当代传承提供了鲜活样本,让非遗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旺盛。

(张俊妍)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