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裔家牛肉:非遗传承与匠心坚守的美味故事
裔家牛肉制作技艺是在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裔家村世代传承的牛肉制作技艺,凭借其独特的卤汁配方,在2014年入选扬州市非遗名录,2023年荣升省级非遗项目。7月7日上午,“食寻非遗”实践团来到了裔家牛肉亚明食品厂,对裔家牛肉裔家牛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房亚明进行了专访,探寻这款非遗牛肉背后的传承密码与发展脉络。


47年坚守与传承
从1978年当学徒学习牛肉卤制技艺到今天,房老头子自豪地说:“我做这行已经47个年头啦!”岁月流转,这份好手艺演变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基石。除了传授给自己的女儿,房亚明老先生还在山东、河南等地有280余个学徒,在河北邯郸、陕西榆林有精心培育的食品厂在营,更获得省委市委书记慰问,专门拍摄了宣传片记录。裔家牛肉的匠心,在岁月的沉淀中更显光亮。

用老手艺做良心食品
当被问到牛肉的原料来源时,房老先生强调:“云南基地牛肉,是农户散养牛,是全中国品质最好的肉!牛喝的都是洱海水,干净!”和新鲜高品质的食材同时到来的是利润问题。每年卖出去300吨牛肉,但却一般不涨价、不掉价,高昂的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房老爷子苦笑着表示,除此之外,一些滥竽充数的食品企业对他们的收入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非遗加持下的发展新道路
入选非遗,是裔家牛肉走向广阔舞台的新机遇。消费者的信任、知名度的扩大、政府的宣传,都成为了裔家牛肉逐渐扩大销售范围的增速剂。从原来提供给附近农村宴席,到线上销售至全国各地甚至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裔家牛肉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
挑战与机遇
“我们微型企业有一个通病,就是人才不足!”提及困境,房老先生积极想对策,“我们后续要在营销上加大力度,引进更多年轻人才,发展多平台销售队伍。”除此之外,目前裔家牛肉局限于家庭型消费,消费群体大多在50岁以上,但房老爷子认为20-40岁年轻群体占消费大头,“我们在考虑零食等新型产品销售。我们已经开发好了麻辣味等多口味的牛肉类零食,后面准备陆续进入市场。”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食寻非遗团队的成员们对匠心传承有了具象化的理解。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裔家牛肉始终坚持初心,做对得起消费者的良心食品,这份坚守值得被更多食品从业者和消费者看见。

(朱曦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