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

【食践育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十一期

食寻非遗探索人间烟火里的“牛肉情”

“您好,我们是扬州大学食品学院的学生,正在做一个关于非遗美食裔家牛肉的社会实践,目前需要调查非遗类牛肉深加工产品的消费情况,能耽误您几分钟填一份问卷吗?”7月6日,清晨的菜市场,在热闹的吆喝声中,“食寻非遗”暑期实践团小分队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场关于裔家牛肉消费情况的深度调查正式拉开帷幕。

队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从顾客的性别、年龄,到他们购买酱卤牛肉的频率、偏好,再到对产品价格、口味以及如何提高知名度的看法,每一个问题都凝聚着团队的专注与认真。

刚开始发放问卷时,不少居民投来警惕的目光,匆匆摆手拒绝。队员们微笑着主动上前,交代目的、耐心解释,最终,真诚的话语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当遇到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时,队员们便俯身,以询问的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家常聊天的话语,倾听每一个回答,记录每一个细节。在忙碌的调查过程中,一位特殊的参与者走进视野——一位裔家牛肉的忠实粉丝。说起裔家牛肉,他眼中满是赞美与自豪,他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与裔家牛肉的故事,“第一次偶然尝试,那独特的味道就让我回味无穷。”他的分享,不仅为实践调查增添了生动的案例,更让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裔家牛肉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与情感联结。

每一份问卷,都是队员们与消费者对话的桥梁,更承载着消费者与裔家牛肉之间的深厚情谊。此次在菜场及周边的调查,实践团收获满满。收集到的一份份问卷,记录下消费者最真实的声音和需求;与忠实粉丝的相遇,让队员们看到了非遗美食背后的情感联结。这些宝贵的资料,将成为团队深入分析裔家牛肉消费市场的重要依据。

未来,“食寻非遗”实践团会对调查数据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用专业且科学的数据,为裔家牛肉的发展建言献策。

(伍树倩)


“视”界因你而精彩!“食”在有趣视力组为萌娃打造护眼“法宝”

为了让小朋友们轻松get护眼知识,拥有明亮“视”界,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在有趣团队视力组成员们早已化身“采购达人”与“创意大师”,精心筹备,火力全开!想知道他们准备了哪些有趣又实用的“秘密武器”吗?快来一起探秘吧!

保护视力,从小做起!视力组的同学们深知趣味性是吸引小朋友的关键,他们不仅采购了小黑板、硬纸板、双面胶等基础物料,用于现场布置和互动教学,更发挥奇思妙想,亲手设计并绘制了社团专属的可爱IP形象!

为了让健康理念更深入人心、触手可及,视力组的成员们积极行动。他们带着精心设计的IP形象手稿,多方联系并筛选优质商家,最终成功定制了一批既实用又充满童趣的专属冰箱贴和钥匙扣!这些小小的周边,将成为活动后陪伴小朋友们的健康小提醒,时刻鼓励他们爱护眼睛,拥有明亮“视”界。

小黑板上的知识、冰箱贴上的萌宠、果蔬模具中的营养谜题……“食”在有趣科普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正用满满的创意和诚意,将健康知识包裹在趣味的外衣里。每一份精心采购的物资,都承载着他们对小朋友健康成长的关怀与期望。物资已备齐,热情已点燃!一场融合了科学、趣味与互动的健康科普盛宴即将拉开帷幕,敬请期待他们与小朋友们的快乐相遇,共同探索“食”中的健康奥秘!

(邹宜)


爱国教育实践团纪念馆护旗引座服务抗战纪念日

7月7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新四军纪念馆已浸润在庄重的氛围里。“学习新四军精神,讲好新四军故事”实践团成员身着整洁的服装,步履匆匆地跨入纪念馆大门。这一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他们的身影将融入馆内一系列肃穆的纪念活动之中。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升旗仪式准时开始。三位成员早已在广场上协助工作人员疏导人流。他们引导着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指定区域肃立。国歌声起,全场屏息。志愿者挺直脊背,目光紧随那面在晨光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神情专注。

仪式结束,短暂的静默降临,全场为历史英烈默哀一分钟。志愿者站立在人群里,沉浸在这份肃静的缅怀中,此时仿佛天地无声,只有风吹过松柏的轻响。

默哀的余韵未消,纪念馆内的汇报演出即将开场。两名志愿者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到演出的保障工作中。他们熟练地分发着印制好的节目单,为络绎不绝的观众指引着座位区域,耐心解答着关于演出内容和场馆设施的询问。

演出开始后,激昂的旋律与深情的朗诵在馆内回荡,重现着烽火岁月。志愿者退至场边,一边留意着现场状况,一边也沉浸在这场以抗战精神为主题的视听叙事中。

汇报演出的掌声刚落,纪念馆另一侧,“小铁钉”竞选活动现场已热闹起来。这是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互动项目。两位志愿者再次成为连接活动与参与者的桥梁。他们协助工作人员布置投票箱,向参与竞选的青少年和家长们说明投票规则,引导他们有序填写选票。面对好奇的提问,他们用简洁易懂的话语进行解答,确保活动的公正与顺畅。活动过程中,道具铁钉在参与者手中传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夕阳西下,为纪念馆的砖墙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当最后一位参与者离开“小铁钉”活动现场,两位志愿者开始了收尾工作。他们协助整理桌椅,归置物资,清点物品。暮色四合,纪念馆恢复了宁静。两位年轻的身影带着一天的充实,汇入城市傍晚的人流,身后,纪念馆在渐深的夜色中显得愈发肃穆庄重。

(韦人溥)


“蘑术食界”实践团走进 安惠生物科技灵芝种植基地

7月5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蘑术食界”社会实践团参观了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灵芝种植基地。在这里,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了多种灵芝的生长形态,深入了解不同品种灵芝的特性与价值,为实践调研增添了生动的实践素材。

     

走进灵芝王国: 观察多样化的“仙草”世界

在基地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们穿梭于排列整齐的种植架间,仔细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灵芝。与大型生产基地的工业化种植不同,这个小规模基地更像一个“灵芝品种展示园”,种植了赤芝、紫芝、黑芝、云芝等多个品种。团队成员观察了不同品种灵芝的菌盖纹路、菌柄形态等特征差异,每种灵芝都展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

 

团队负责人黄欣雨同学兴奋地表示:“课本上看到的都是静态图片,今天能亲眼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灵芝,特别是观察到菌盖背面孢子粉逐渐形成的过程,这种直观体验非常珍贵。”  

此次参观虽然不涉及高深的技术内容,但这种细致的观察体验恰恰是食品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亲眼所见、亲手所触,同学们对食用菌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而是形成了鲜活的认知。  

(皋琪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