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成长密钥!“食在有趣”科普之旅启航
近日,“食在有趣”社团正式启动以“青少年饮食与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聚焦视力保护、龋齿预防、身高发育与饮食结构的关联性研究与科普。该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宣教,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饮食观念,夯实成长基础。7月4日下午,社团成员于笃行楼S426围绕项目核心内容开展筹备工作,系统梳理专业文献数据,精心设计科普PPT与调查问卷,随后各组长根据项目分工进行工作汇报。

会议中,项目指导老师杨玥老师对内容框架与科普形式进行引导,并强调科普内容应注重专业性与通俗性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呼应,在科普课堂的设计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她强调问卷设计需进一步优化逻辑结构,聚焦实践目标,增强问卷调研结果的可信度。

在杨玥老师的专业指导下,社团成员迅速展开调整完善方案的工作,为后续实践活动筑牢基础。社团将在完成筹备工作后,陆续走进社区开展科普宣讲,切实推动青少年健康饮食知识普及,助力青少年群体科学膳食、健康成长!
(古召峰)
步履丈量酱卤韵 帧帧镌刻守艺心
7月4日,“食”寻非遗社会实践团队于笃行楼S402举行了培训会议,为即将探访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裔家村省级非遗项目——裔家牛肉制作技艺的实践活动做准备。团队成员精神饱满,目标明确,决心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此次非遗文化传承的深度调研与影像拍摄。

团队负责人韩文钰详细解读了实践方案,明确了7月5日至7月10日的核心任务安排,重点强调了7月7日的关键行程与各小组的分工安排,并说明实践内容将以问卷调查、实地观摩及传承人访谈等多种形式展开。

团队成员陶金玲为实践团队开展拍摄与摄影技能专项培训,系统讲解了素材拍摄规范与剪辑技巧。陶金玲从点构图和线构图两大类构图技巧切入,详细讲述了中心点、三分点、对称线、三分线、对角线、引导线的具体案例,提醒团队成员构图时善用辅助线。在人像摄像方面,陶金玲指出要灵活运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中近景等方法,运镜掌握“推、拉、摇、移”四法,牢记“空镜宁慢勿抖”,并严控人物采访标准。此外,陶金玲同步推荐系列后期剪辑软件,为非遗影像的精准呈现赋能支撑。

此次出征培训,不仅将任务分工细化落实,让技术规范助力非遗传承,更点燃了团队成员探索非遗文化的热情。“食”寻非遗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整装待发,他们将以专业态度和热忱,为传承与弘扬非遗技艺贡献青春力量!
(黄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