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 正文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届毕业生就业“六个一”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细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 2024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4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学校《关于做好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学院2024年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新发展格局,把握毕业生就业新形势、新方向、新要求,树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政治理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就业育人创新实践,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思维、问题导向、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建强弱项,努力开创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建立一套完整的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就业工作机制,培育一支专业化专家化就业工作队伍,开展一系列特色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拓展一批人岗高匹配的就业岗位,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引导毕业生更多向基层、企业流动,力争我院2024年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月底达80%以上,年底前达93%以上,升学深造、出国留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总体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一本就业台账
理清每一位毕业生的生源地、目标地域、求职意向、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毕业生“一生一档一导一策”档案,重在信息精准。动态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信息,确保实时准确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如简历指导、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岗位推荐等。
(二)打造一支就业队伍
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就业服务队伍,重在服务质效。完善“院领导-就业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生导师”五位一体就业队伍,通过横纵贯通协调,全员协力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建立校内外互补、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重在专业暖心。实施“企业(校友)高管进课堂”活动,鼓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更多参与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
(三)搭建一个帮扶体系
学院党政一把手牵头,院党委副书记主抓,就业辅导员具体执行,班主任、导师尽职帮助,就创部学生干部,精准对接就业学生,重在帮扶温度;校友企业、相关就业资源共同联动,校内校外双循环,帮助学生就业。针对未就业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少数民族等毕业生群体,全面掌握其就业状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一对一”分类指导,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就业指导、1次就业见习机会、3次岗位推介,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帮扶。
(四)完善一套指导课程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强职业素养,提升求职就业能力,重在指导全面。通过校企供需对接、职业规划竞赛、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求职培训、求职权益维护、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
(五)拓展一批龙头企业
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深化与重点单位、校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构建学生成长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科学制定就业市场拓展方案和重点用人单位目录;每学期拓展不少于2家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提供优质就业资源和岗位,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
(六)实施一套奖励办法
试行《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暂行)》、《扬州大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根据《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奖励办法》对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与奖励。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体教职工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实施“六个一行动计划”作为构建促进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院就业工作水平的重大契机,形成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的就业育人格局。
(二)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就业工作分工任务,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就业辅导员、全体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积极承担就业工作职责,强化系统观念、质量意识、结果导向,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务求实效,稳步推进。
(三)推进培养改革
  要突出就业导向,以毕业生就业达成度为参照审视人才培养工程成效,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参照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五、附则
(一)本实施方案解释权在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