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速递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学院党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廉洁文化研学活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精神境界,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教师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育人和廉洁修身的意识,5月24日下午,学院党委组织主题教育读书班全体成员、院综合办公室有关人员以及各党支部书记赴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以“传承校训精神 建设廉洁扬大”为主题的廉洁文化研学活动。

蜀冈峰上风流宛在,平山堂下贤守清风。活动中,党员老师们沿着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清风馆等历史建筑的廉政遗迹,学习聆听“文章太守”欧阳修、苏轼“与民同乐,本其初心”等清廉从政、为民为官的思想理念,亲身感受两位古代历史名人清廉为官、为百姓谋福祉的执政之道,深刻感悟贤德贤绩之中所蕴藏的廉政文化内涵。

在欧阳修的《廉耻说》和苏轼《晁错论》的雕版刻印墙前,大家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就是苏轼。特别是苏轼在《晁错论》中的名句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句名言,并在讲话和文稿中多次引用。此外,他还引用过苏轼的“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担当和判断;“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告诫全党,只有党的自身肌体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才能不给外部侵蚀以机会,等等。这些都给参观学习的党员教师们深刻的启迪。

在廉政教育基地的“廉政石”前,学院党委书记戴世勇要求党员教师要以欧阳修、苏轼等历史先贤的优良道德品行为榜样,铭记“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名言,要秉持“以史鉴今、以文化人”的理念,牢记“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树立和维护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良院风。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