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速递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中国食品报】这对扬州大学食品学院师徒双双上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本网讯 (记者 杨晓晶 通讯员 谢雨淇 吴程锦)日前,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名单,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俊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生用慧敏入选农业科学领域年度榜单。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振泉表示,刘俊教授作为扬州大学的优秀教师代表已不止一次成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今年其指导的博士生用慧敏也首次上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成为农业科学领域唯一学生阶段就成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和亮点,不仅展示了高水平学术研究,更体现了人才培养取得标志性成果。

据了解,刘俊教授是名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担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与生物科学学院访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功能活性多糖、多糖-多酚接枝共聚物和食品活性智能包装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共计100余篇(H指数53),累计被引用7000余次,授权专利4项;担任《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和《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期刊编委;指导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和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各1篇;入选2022年度和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另一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是刘俊教授的20级博士生用慧敏。她深植目标、深耕科研、厚积薄发,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和校优博基金,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Food Hydrocolloids》《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等学科top期刊发表SCI论文13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研究生校长特别奖学金、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好学生、校园先锋等荣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3次。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和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丰硕的成果来之不易,刘俊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用慧敏博士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帮助。他充分对接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选择食品活性智能包装膜这一学科前沿开展研究。刘俊教授认为,科研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充满挑战但也暗藏机遇,只有持之以恒,勇攀高峰,才能获得成功。他根据本硕博每个阶段的成长特点以及学生的能力和需求,精准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题难度,以实现差别化、精准化培养。除了注重选择课题难度,他也注重研究计划的制定和方法的选择,能够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方向和目标,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作为导师,刘俊教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研究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他还鼓励包括用慧敏博士在内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他是学生心中的良师,带领学生领略求学生涯的高峰之景,赢得学生们“严谨治学,潜心科研,精益求精”的称赞。

在科研道路上,用慧敏博士将刘俊教授视作榜样,并诚心诚意地向他学习。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勤奋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对于用慧敏博士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启发性。通过刘俊教授的言传身教,她更好地理解了学术研究的本质和精髓,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刘俊教授的勤奋和敬业精神也在激发用慧敏博士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促使她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在讨论问题、撰写论文过程中,用慧敏博士会认真思考老师给的建议,感受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从中去学习、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老师的殷切的指导和支持下,她不断练就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报道链接:

http://www.cnfood.cn/article?id=1726517520410710017

——《中国食品报》2023年11月20日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