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们好,大家认识黑板上这几个字吗?”
“李梦婷。”
“没错,这是姐姐的名字,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会一直陪在大家身边,与你们一起度过丰富又有趣的10天寒假生活。”
课堂上,来自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志愿者李梦婷用亲切的话语,向来参加公益课堂的孩子们介绍自己。
原来,为加强对城市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青少年等群体的关心关爱,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一站式”解决“双职工”家长假期对孩子们“看护难”和无人辅导作业的问题,将家长们的“操心事”变成“暖心事”,李梦婷主动参加了家乡团委组织的公益课堂活动。
此次公益课堂设置“1+X”系列课程,其中“1”指的是作业辅导课程,“X”为轮流开设的美术绘画、手工制作、舞蹈表演、体育运动等课程,以此促进青少年多元化的发展。李梦婷参加了作业辅导和美术绘画课程,辅导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假期作业,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美术绘画课程中,李梦婷通过PPT、视频、现场互动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精美的绘画作品,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绘画技巧并耐心地手把手教学,使孩子们很快掌握绘画的方法和要领。
在课程结束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志愿者展示自己富有童趣的作品,志愿者通过绘画课程帮助孩子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作美,提升绘画兴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寒假生活也更加丰富有趣了。”小学五年级的曾诗琪小朋友说。“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学到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还帮助我们解决了假期没时间看护孩子的问题,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家长李女士说。
这个冬天,李梦婷和志愿者伙伴们通过公益课堂给孩子们的假期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通讯员 孙雨欣
记者 乔云
责任编辑:煜婕
——《扬州晚报》2024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