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个重要的民生议题,不仅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法学院、旅游烹饪学院共同举办研究生“学术下午茶”学科交叉学术交流活动,畅谈食品安全话题,来自三个学院的专家教授、研究生教学秘书、辅导员等老师以及百余名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研讨的主题为美好“食”光,安全相伴——“315食品安全”,活动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遵循食品基础构造、食品生产工艺、食品安全保护的研讨思路,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的形式科普食品生产相关的科学知识,提升食品安全防范的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专业素养。

在活动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同学们分别带来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吴天昊同学以《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条款为切入口,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案例分析以及司法解释的梳理,提出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参考。李康华同学针对食品市场中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以索取高额赔偿为目的的乱象,对合法食品经营者的权益的保护与救济规划法律路径。施文雯同学通过自己发现的一系列食品法治方面的问题,如监管体系上不完善、食品企业法律意识不足和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等,提出需要从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各个方面,构建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格局,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解璐渝同学在报告中对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在立法和执法层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策略,旨在提升预制菜产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生们共同探讨食品安全领域的难题和挑战,互相学习启发,促进食品安全研究的创新发展。
通讯员 胡美霞 何昕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叶真
报道链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f55223e4b09dde337fc952
——《交汇点》202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