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速递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交汇点】厉害了,这个本科生科创团队全员考研上岸

交汇点讯 “老师,我考上江南大学了” “王老师,我能继续跟着您做科研了”…… 连日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倩老师的办公室里频频传来喜讯,她所带科创团队的学生实现100%考研上岸率,其中周成杰、崔蓉两位学生考入食品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江南大学,赵欣雨、郑琳将继续留在扬大食品学院深造。

undefined

据了解,四位同学自大二起就跟随王倩老师进行固定化酶催化剂的研究,致力于将“人吃不掉”的餐饮废油转化成“给车喝”的生物柴油。在研究期间,团队成员一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凡是有活都是抢着做,从来没有推搡,四人间形成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王倩老师也经常笑称他们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劲都往一处使。

“我们不仅仅是在科创项目上相互激励,这种氛围也带动到了学习上,更贴切地说我们都是在‘内卷’,都想做老师最得意的门生。” 在考研复试中取得满分的周成杰说。虽说是“内卷”,但是团队成员之间经常互相分享学习资料和心得,不管谁遇见难题都会大大方方地提出来一起找出最优解,也会聚在一起讨论考研信息,消除信息差的影响。赵欣雨说,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有人互相搀扶着总是要好过一些,虽然我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清楚对方是支撑自己前进的动力。

百分百的上岸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成功的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勤奋学习。王倩老师说:“他们四个总是以我为骄傲,其实他们更值得我骄傲。从他们选择我担任导师开始,到踏入实验室钻研固定化酶,再到试验废油转化的应用,每一步努力和坚持的精神都是四人成功上岸的关键因素。”

“科创项目让他们相识,教会他们坚持不懈、齐心协力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在未来的科研创新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振泉表示。

通讯员 孙雨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编辑 蒋明睿

报道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1e10dee4b099d4e1092339

——《交汇点》2024年4月16日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笃行楼邮编:225127电话:0514-87978050院长信箱:spxy@yzu.edu.cn

版权所有: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