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扬报小记者走进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方广食品厂,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探秘食品世界科研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小记者们近距离接触食品科学,了解健康零食的奥秘以及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培养他们对食品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饮食观念。
在扬州大学的多功能教室里,一场精彩的科普微课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什么样的零食是健康的?”“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健康零食?”研究生志愿者们针对这些小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硕士生刘梦如带来了“健康零食选择指南”,从零食的成分、营养搭配、添加剂等方面为小记者们提供了实用建议。“健康的零食应具备低油、低盐、低糖,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下次吃零食,我会看食品配料表了。”活动中,小记者们还主动总结如何正确选择健康零食。

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好地理解健康零食的分类,志愿者们拿出了孩子们平时最喜欢吃的各种零食,让他们通过手中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进行分类。红灯零食代表高油高糖高盐、对健康不利的零食,黄灯零食表示可以适量食用的零食,绿灯零食则是健康营养的优质选择。小记者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互动中加深了对健康零食的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零食消费观。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了扬州大学的实验室,观看在校研究生正在进行的食品科学实验。实验室里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生们专注的实验操作,让小记者们充满了好奇。志愿者们通过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让孩子们对新鲜的油和炸过一次的油进行对比观察。随着试纸颜色的变化,小记者们直观地看到了油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后学校附近的油炸食品,我要少吃。”小记者们纷纷表示。
离开扬州大学,小记者们来到了扬州市方广食品厂,全方位了解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先后参观了科研中心、检测中心、原料车间、生产车间等地。在科研中心,小记者们看到了研发人员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健康理念,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配方优化;检测中心里,各种精密的检测设备和严格的检测流程,确保了每一批次食品的质量安全;原料车间中,整齐堆放的优质原料和严格的原料筛选标准,让小记者们知道了好的食品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规范的生产流程,展现了现代食品工业的高效与严谨。

“原来我们吃的这类饼干,真的有鸡蛋啊”“这类食物后面的配面料都是健康的食物。”小记者们品尝了方广食品厂的各类美食,参观过程中,她们沿着生产线,全景式追踪了一粒米、一滴油如何蜕变为安全、美味的成品食品,产业链条的严谨与匠心令孩子们惊叹。
“本次活动是课堂之外的重要延伸,”扬州大学食品学院团委老师陈斌表示,“通过沉浸式体验大学的科研氛围与现代化食品企业的生产流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对食品科学的好奇心,在他们心中深植下安全与健康的种子。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乔云
编辑:金杰
报道链接:https://www.yznews.cn/p/1944276.html
————《扬州发布》2025年7月10日